yh533388银河(Official website)·Well-known百科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招生就业

yh533388银河简介和招生专业介绍

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始建于1987年,其前身是青海yh533388银河(二级学院),2016年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正式升格成为青海大学二级学院,直属青海大学管理。  

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藏医药人才的摇篮。2000年藏医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青海省高等教育博士点零的突破,2007年藏医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第五批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藏医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藏医药继承与创新研究”被确定为青海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 2010年获批国家级藏医药学教学团队、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创新藏区藏医药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2011年连续两次获批青海省藏医药领域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2016年获批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创新团队。

   学院现设有藏医学、藏药学、藏医护理学、藏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和藏西医结合五个本科专业(方向)。已基本形成集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成人教育为一体的藏医药学高等教育办学新格局。构建了以藏医药教学为主,藏西医结合为特色,实行传统加现代,传承与创新同步,校企联合、产学研医文化相结合的藏区藏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附属藏医医院1个,临床实习医院5个,实践教学基地2个,野外采认药教学基地2个,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专任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人数占59%,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占86.4%。先后牵头完成“全国藏药学专业本科(四年制)系列教材”(11种)、“21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26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8种)、“藏医药学专业研究生试用教材”(13种)等近80部教材的编写编译出版工作,全面建立了具有传统民族医药特色的教材体系。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青海省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学院立足青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先后与西藏yh533388银河、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美国象雄国际学院等20余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相继出国访问、讲学、考察和交流,向日本、美国输送藏医药学人才,并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开设藏医学选修课程,对宣传和传播藏医药学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新时期,学院将秉承“明德尚行,博古通今”这一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争把藏医药学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特色学科和国内竞争力十足的优势学科;把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建设成为在整体办学实力、教育教学质量、藏医药科研水平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中领先地位,并能够主动适应和服务于青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人才培养基地和藏医药研究开发基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为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本科专业简介

专业全称:藏医学专业 

专业教材:“21世纪藏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北京民族出版社)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藏医学专业开设于1995年,是我系的老专业或优势专业。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藏医药基础理论、藏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从事藏医临床医疗工作并具有一定现代医学理论和技能的藏医师、教师及科研人才。到目前为止,该专业已培养本科毕业生244余人。教学以藏医学为主,藏西医结合为特色。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藏医学专业课程外,还设有现代医学课程。藏西医课程学时数之比为6:4。全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传统藏医课采用藏语教学,现代医学课程采用汉语教学。

主要课程:《藏医学史》、《藏医药学概论》、《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医药理学》、《藏医诊断学》、《藏医治疗学》、《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学》、《藏医杂病学》、《藏医外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藏医精神病学》、《藏医外伤学》、《藏医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基础》、《西医外科学》等。其中藏医课程23门,共开设51门课程。

就业前景:主要到各级藏医院、藏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藏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该专业充分考虑当前全球范围内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的现状、藏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神奇的效果,其中对心脑血管、风湿、类风湿、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一些病种的疗效甚至超过西医;以及本专业面向我国内地的地域特点等情况。该课程体系有:a、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要求。b、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计划具有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c、体现了时代特色、专业特色,增设了“藏医伦理学”、“藏医治疗学”、“藏医经典”,“藏医精神病学”等课程。d、增强学生个性培养等特色。

                     

二、硕士研究方向简介

  1. 藏医药医史文献与基础理论研究

  藏医学具有悠久的记述其历史和医学人物传记的传统,公元8世纪以来12世纪以后吐蕃特的学者们撰写的医学史著作非常之多,仅流传至今的差不多有近百部。但在历史上和当代的藏医药史著作有很大缺陷。很少有人将藏医学的孕育、形成(体系)和发展放到欧亚医学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因此,我们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考古学方法、历史语言学与文字学方法以及建立影视人类学档案等多种研究方法,搜集古代世界医学史包括埃及、希腊、罗马、波斯、中医、印度阿唷吠陀医学等方面的文献,对医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提炼、分析和研究,用内容比较、时空比较、数理比较和异同比较等比较研究的手段,从藏医药基础理论学的角度提炼出相关论点,评价其整个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独到之处,追寻传统藏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口。

  2. 藏医内科疾病的防治研究

  通过对藏医药学传统理论所述五脏六腑为主的内科疾病的病因和症候进行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研究,以藏医药防治疑难内科疾病的特点为切入点,重点研究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护理、预防等,使藏医药在内科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

  3. 藏医诊断与临床技能研究

  藏医诊疗技术虽有着简、便、验、廉的特点,但是由于缺乏现代藏医诊疗技术标准和临床技能规范,很难满足藏医临床需求。以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疗效和综合优势为切入点开展防治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给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和制定藏医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进一步拓宽临床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藏西医结合防治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注重揭示藏医诊疗的作用规律和疗效机制,形成一整套以藏医诊断技术与藏医治疗技术,特色诊疗技术与常规诊疗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藏医特色诊疗技术体系。

  4. 藏医养生保健与公共卫生研究

  从传统藏医药饮食学、起居学所述天地人和的整体养生和局部养生理论的系统整理研究入手,研究常用养生保健方法的作用机理。重点对全球性及地方性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原因从藏医养生保健学和国际公共卫生学、人口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环境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饮食、起居等多方位和多层面的交叉干预,以藏医药防治各种疾病的综合优势为切入点,丰富和完善藏医药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学体系,最终达到相对理想的生态示范。

  5. 藏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藏药药理对药物来源、性味功效和用药法则有许多独到之处,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即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的特殊性。在临床上对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神奇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目前趋势以文献研究和传统药物配伍研究为主,没有放在一个大的医学研究领域去研究。就此,对其药效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及筛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方向通过藏药药理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天然药物与新药开发研究、名方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等多方位的研究来进一步完善和促进藏药药理学学科发展的系统化、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及藏药药理及临床应用的标准化。

  6. 藏药炮制技术研究

  该究方向以传统藏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研究技术,从现有自然资源和优良显效方剂入手,应用现代药物研究手段,通过有效性研究、安全性研究、稳定性研究、生产工艺研究,进行合理的剂型改造、规范和提高质量标准,经过多指标的研究来综合评价传统藏药的疗效,为藏药的临床疗效确认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三、博士研究方向简介

  1. 藏医药医史文献与基础理论研究

  藏医学具有悠久的记述其历史和医学人物传记的传统,公元8世纪以来12世纪以后吐蕃特的学者们撰写的医学史著作非常之多,仅流传至今的差不多有近百部。但在历史上和当代的藏医药史著作有很大缺陷。很少有人将藏医学的孕育、形成(体系)和发展放到欧亚医学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因此,我们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考古学方法、历史语言学与文字学方法以及建立影视人类学档案等多种研究方法,搜集古代世界医学史包括埃及、希腊、罗马、波斯、中医、印度阿唷吠陀医学等方面的文献,对医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内容作为重点提炼、分析和研究,用内容比较、时空比较、数理比较和异同比较等比较研究的手段,从藏医药基础理论学的角度提炼出相关论点,评价其整个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独到之处,追寻传统藏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口。

  2. 藏药药理机制与炮制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以传统藏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研究技术,从现有自然资源和优良显效方剂入手,应用现代药物研究手段,通过有效性研究、安全性研究、稳定性研究、生产工艺研究,进行合理的剂型改造、规范和提高质量标准,经过多指标的研究来综合评价传统藏药的疗效,为藏药的临床疗效确认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3. 藏医养生保健与公共卫生研究

  从传统藏医药饮食学、起居学所述天地人和的整体养生和局部养生理论的系统整理研究入手,研究常用养生保健方法的作用机理。重点对全球性及地方性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原因从藏医养生保健学和国际公共卫生学、人口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环境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饮食、起居等多方位和多层面的交叉干预,以藏医药防治各种疾病的综合优势为切入点,丰富和完善藏医药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学体系,最终达到相对理想的生态示范。

  4. 藏医诊疗技术研究

藏医诊疗技术有着简、便、验、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缺乏规范的现代藏医诊疗技术标准,很难满足藏医临床需求。为此,以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疗效和综合优势为切入点开展防治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给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建立和制定藏医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探索“三时九诊”尿诊法为主的藏医特色诊断方法,规范和完善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个体化的藏医诊疗体系。研究切入点要取藏医、西医两者之长,优势互补,达到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进一步拓宽临床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藏西医结合防治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注重揭示藏医诊疗的作用规律和疗效机制,形成一整套以藏医诊断技术与藏医治疗技术,特色诊疗技术与常规诊疗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藏医特色诊疗技术体系。

                                                        

                                     藏医药学领军人物 艾措千       国医大师 尼玛

 

                                                           

                 学科带头人 院长 李先加   学科带头人 贡却坚赞博士

 

                                                      

                    资深教授旦正加        资深教授尕玛措尼

 

藏医药文化传承

传统入学、传统毕业典礼

                                                       

                                   经典背诵

      

      

   野外认药

           

     社会服务

          

            

                                                             实验实训

 

合作交流

                                                                             

                     青海大学与青海金河藏医药集团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首届藏医与西方医学学术对话活动

         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与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

                                 

              我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青海大学yh533388银河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藏医学专业研究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Mariam教授做学术报告

           

               中国、美国、英国、尼泊尔等国家进行藏医药与现代医学联合防治癌症四国远程视频学术研讨会议

          

yh533388银河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开设藏医药学课程

               美国专家与yh533388银河学生交流

XML 地图